引爆全民的《篮场风暴》背后是腾讯体育对中国篮球的长情热爱
965 2024-10-01
福建省厦门市竹坝学校体育馆内,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正抛起排球,扣球声、接应声此起彼伏。场边坐着一位一头银发的老人,黑里透红的脸上神情严肃,认真指导着孩子们的动作。
他就是温文彬,厦门中小学排球界赫赫有名的“爷爷教练”。如今,老化的膝盖使他已经很难站立超过10分钟,但他在半个多世纪的体育教学生涯中,从未退场。这位83岁的老人斩钉截铁地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教下去。”
“刚开始的时候连场地都没有。我们就砍自己两棵树,插在土里,中间挂上渔网。”20世纪60年代,温文彬响应“建设祖国”的号召,从印尼归国,回忆起刚来到同安竹坝农场的情景,他仍是感慨不已。为了能有空地练球,“野路子”出身的温文彬凭借对体育的一腔热爱,带着全校学生,硬是一铲一铲移平山坡,历时4年挖出一片300米跑道的操场。
很长一段时间,竹坝学校只有一个旧排球,上百个学生轮番打。球打烂了怎么办?“那就去打比赛,”温文彬说,“听说赢了能奖10颗排球”。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温文彬带着队伍从区里开始,一级级往上打,打到市里、省里,拿下了福建省排球赛冠军、厦门市中学生排球赛女排“十八冠王”、男排“十七连冠”,更是在不久前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中斩获排球项目男子初中组亚军。对于一支农村校队,这几乎是创造了“奇迹”。
被问到赢得比赛的秘诀,温文彬笑着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练。”除了寒暑假有短暂休息,球队基本上全年无休。“我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们身高上没有优势,就要靠基本功。”温文彬表示,发球、传球、拦网这样的技术动作,每个都要扎扎实实做到上百遍,遇上体能训练,更是毫不松懈,队员们要在300米跑道上跑上十几圈。
孩子们在锻炼中收获了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心,通过体育走出了大山。从竹坝排球队出来的学生,如今已走到了社会的不同角落,有的成为了国家级运动员,有的当上了学校副教授,有的像他一样做了体育教师……他们通过排球开启了更广阔的人生。
2019年,以温文彬名字命名的体育馆在竹坝学校建成。但温文彬始终认为命名上无须体现他,“我做的事情很小,很普通,国家栽培了我,我就应该回报。”而在这所体育馆建成之前,哪怕是盛夏40摄氏度的高温,温文彬也都是陪着队员们一起在户外训练。
“我不怕苦,就是不服输。”温文彬坚定地说,“我们竹坝体育从零开始,就是靠着不懈拼搏蹚出一条路来。”温文彬的体育拼搏精神是中国体育精神的缩影,温文彬身上透出的拼搏精神也是时代欣欣向荣的体现。
“1981年那会儿听到中国女排拿了世界冠军,非常激动。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们竹坝排球有一天能够在全国发光发热就好了。”这是温文彬潜藏在心底的愿望。扎根乡村教育五十余年,他始终不改对排球的热爱,带领一群乡村少年摸爬滚打,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排球青年才俊,也见证中国体育事业从新生走向兴盛。
如今,从“村超”“村BA”“村排”到各地火热的龙舟赛,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体育热情。群众体育动力澎湃,成为中国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崭新注脚。
浓浓爱国情,拳拳报国心。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温文彬一直没有离开群山环抱的厦门同安竹坝农场。“我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民教师,我就是要把我的一切,所有能够贡献的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贡献给我们这个山村角落的体育事业。”83岁的温文彬至今仍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